找回密码
 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搜索
征集版主会员注册须知本站二维码
查看: 2527|回复: 10

李烈风:“阮”字来源于最早的“昆仑山”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2-16 09:13: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李烈风:昆仑”到底何意?来源?位置?

  关于“昆仑”,二千多年来一直有两个问题搞不确定:一是“昆仑”到底何意及来源?二是“昆仑”到底在哪里?本人在此试为分析研究一下。“昆仑”古体为“崑崙(崐崘)”。

  先明确昆仑山的地理位置,本人考证《山海经-西次三经》中的第8山昆仑丘即今五台山,经中说是黄帝之“下都”,但本人以为当为“夏都”,即夏天避暑之所,在后世黄帝被尊为天帝上居天宫后才错传为“下都”的。《左传·昭公元年》:“昔高辛氏有二子,伯曰阏伯。季曰实沈。居于旷林,不相能也。日寻干戈,以相征讨。后帝弗臧,迁阏伯于商丘,主辰。商人是因,故辰为商星。迁实沈于大夏,主参。唐人是因,以服事夏、商,其季世曰唐叔虞”,此实沈所迁之“大夏”本也在这一带,后来范围扩大到晋中南。又“舜封禹于大夏为夏伯”,也在这一带,夏朝的“夏”就来源于此,后来夏系向晋中南豫西发展,夏的地名也就随着向那里流传。战国初赵襄子计杀其姐夫代王于夏屋山而并代国,这个夏屋山也是在这一带的。

  再看“仑(崙/崘)”这个字,山东现有昆嵛(yu)山,本人以为这个“仑(崙)”就是由“嵛”错传而来,二字字形很相近,错传的时间可以早到《山海经》、《禹贡》成书时,因为这些书中都已是错误的“昆仑(崑崙)”了。而“嵛”又与“俞/隃/吾/余/禺/隅/嵎”有关。

  在《吕氏春秋-古乐篇》:“昔黄帝令伶伦作为律。伶伦自大夏之西,乃之阮隃之阴,取竹於嶰溪之谷,以生空窍厚钧者,断两节间--其长三寸九分--而吹之,以为黄钟之宫,吹曰舍少。次制十二筒,以之阮隃之下,听凤皇之鸣,以别十二律。其雄鸣为六,雌鸣亦六,以比黄锺之宫,适合;黄锺之宫皆可以生之”,其中的“阮隃”,在后来的古书中如《汉书-律历志》中就记作“昆仑”了,《汉书-律历志》“黄帝使泠纶自大夏之西,昆仑之阴,取竹于解谷”,显然是引用《吕氏春秋》,但将“阮隃”作“昆仑”,其后的所有史书中在说到伶伦造律这件呈时就都是“昆仑”了。

  此“阮”字,查资料,有三个意思,本意就是山势层层高峻,《说文·阜部》:“阮,代郡五阮关也。从阜,元声”,五阮关据说即今保定易县紫荆关。第二个意思是商时古国名,被周文王所灭,据说在今甘肃泾川县。第三个意思是姓,阮国之后人姓阮。第四个意思是一种乐器,因为晋时阮咸善奏此乐器而得名。

  河北保定一带是黄帝主要活动的大本营,涞水县有伶伦的不少传说及相关地名,现这一带更是还保留着全国独一无二的《黄帝古乐》。

  至此,本人对《吕氏春秋》中伶伦造律的过程做如下推想:伶伦受黄帝之命作乐律,他可能是趁跟随黄帝从保定一带向西到五台山一带(昆仑/阮隃/夏都/大夏)消夏的机会,沿五台北麓现繁峙县北部(阮隃之阴即昆仑也就是五台山的北麓,本人《西次三经》研究中确定此处为黄帝的植物园悬圃或平圃)寻找造律可用之物,在平圃中并没有找到合适的,直寻到再向西偏南一点六七十公里外现在的代县中解河谷时才终于发现了可用的竹子,遂采用造律成功,此处的中解河谷当即为“嶰溪之谷”,此处不知现在还有无竹子?可能早没了吧,因为上古气候比现在温湿的多。《西次三经》第6山泰器山(本人考证即繁峙县滹沱河源头孤山)和第7山槐江山(本人考证在繁峙县东山乡羊眼河边)之间有山名“恒山,四成,槐鬼离仑之所居也”,这个“离仑”本人认为可能就是伶伦,他曾在此居住,至于为何叫“槐鬼”,尚不清楚,离五台山(昆仑丘)不远。

  再看“崑/崐”,前面说过既然“阮隃”即“昆仑”,“仑(崘/崙)”实为“嵛/崳/隃/隅”,那么“阮”就应该是“崐/崑”,“阮隃”在《吕氏春秋》之后的一些抄本中又做“阬隃”,可见已因字形相近的原因把“阮”讹传为“阬”了,而“阬”的读音KENG正与“昆”读音相近。另外还有与“隃”字形相近的“陯”。

  至此,关于“昆仑”的来源,本人认为存在一种可能就是:先是某些人某些书把最初的“阮隃”误传为“阬隃”,然后又有某些人某些书把“阬隃”误传为“阬陯”,然后又被误成“崑崙”,最后简化成了现在的“昆仑”。

  《吕氏春秋》保留了最古的“阮隃”,而比其更早的一些书如《山海经》原书也应该是“阮隃”,但却在后来被一些人和书都误传为“崑崙”了,只有《吕氏春秋》那一段文字很幸运没有被后人误传得以保留了最古的“阮隃”。

  “阮隃”的意思就是山势连绵层迭高大的地方,五台山是名符其实的。

  现今的地名中与“昆仑”有关系的有:山东昆嵛山,山西岢岚。山东的昆嵛山还保留着一个正确的“嵛”字。

  与“阮隃(隅)”相类的有“附(务/符)禺(隅)山”,《山海经大荒北经》“东北海之外大荒之隅有附禺之山,帝颛顼葬于阳,九嫔葬于阴”。

  在《南次三经》中最后二山为禺稿山和南禺山,而在《大荒南经》中大荒东南隅有南类山,本人以为或即为南禺山。

  又有“西隃”,传即雁门山(勾注山),正在五台山(阮隃/昆仑)之西,《穆天子传》“甲午,天子西征,乃绝隃之关隥”,此中的“隃关”也被认为就是雁门,总之是在晋北这一带。

(作者:李烈风)

点评

源远流长  发表于 2014-3-10 08:26
发表于 2014-2-16 11:58:1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2-17 06:01:32 | 显示全部楼层
有考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2-19 10:44:3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2-19 15:00:0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2-27 11:45:1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3-17 15:15:52 | 显示全部楼层
[size=4]解释的非常透彻,绝对需要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3-26 06:42:04 | 显示全部楼层
瑜伯“封食邑于昆仑大夏之西”的说法,似乎就不成立了
回复 1 0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4-5 17:14:24 | 显示全部楼层
感恩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6-12 10:32:04 | 显示全部楼层
你认为大夏的位置在晋中南一带,《吕氏春秋-古乐篇》:“昔黄帝令伶伦作为律。伶伦自大夏之西,乃之阮隃之阴,---“那么”阮隃“应该在大夏的西面,而五台山却在晋东北,这就矛盾了。看了你的文章,我认为”昆仑“是”阮隃“的讹传是一种可能,但昆仑不能说是五台山,更不能说是山东境内的一些山。从”伶伦自大夏之西,乃之阮隃之阴,“来看,”阮隃“符合现在昆仑山的地理位置,甘肃的祁连山实为昆仑山脉的延伸,正好在”大夏之西“。
看了你的文章,阮字尽管是形声结构,产生相对较晚,但作为地名、山名却非常早,这为皋陶之后为什么叫阮髨几乎找到了依据,如果能够考证出阮髨被封泾渭之前的居住地,这对”阮隃“在哪里是一个佐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