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姓文化研究唯一官网
  •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手机版
  • 问答
  • 微信
    微信公众号 添加方式:
    1:搜索微信号(ruanchinacom
    2:扫描左侧二维码
  •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登录 注册
  • 切换风格
    快捷导航
    征集版主会员注册须知本站二维码
    查看: 2145|回复: 2

    王秀成:阮国、阮陵等遗存与泾川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10-13 15:07: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西部之剑 于 2013-10-13 15:08 编辑

    想象图

    想象图




    最早对阮共的文献记载见于《诗经•大雅•皇矣》,句云:“密人不恭,敢距大邦,侵阮徂共,王赫斯怒,爰整其旅。”
    我国官方大辞典《辞海》解释“阮,古国名,偃姓,在甘肃泾川,为周文王所灭。”《辞源》云:“阮,商代诸侯国名,偃姓,地在今甘肃泾川县境;共,古国名,在今甘肃泾川县北。”《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云:“阮,古国名,在泾川县东南。共,古国名,泾川县北五里。”
    《辞海》一书对泾川汉代地名乌氏、朝那、临泾作了错误说明,致使许多安定籍历史名人在闭门造车先生的笔下搬远了家。张怀群《圣地泾川》一书对这三个地名结合实地进行了考察,得出了正确的结论,解开了困惑人们多年的历史地点疑点。
    阮陵是阮国遗存的古迹,其大概位置就在水泉寺(共池)方园5公里内的地方。自古以来人们就把这一带地方通称为阮陵,故产生了阮陵书院、阮陵渠、阮陵乡的近代遗存。阮陵是阮国国王和其子孙的安葬地,位置就在水泉寺附近。
    阮共遗存至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了。如果要比较泾川古迹年代,阮陵、共池是历史最为久远的古迹,也就是最珍贵的古迹。
    阮陵这个古老的名字,如一朵永不消散的白云,数千年以来一直在泾州古城(水泉寺)上空飘荡,让人们无法忘记它的真实存在。由于历史久远,远古方国处在信史时代,那时还没有专门的历史记载,阮国的记载能出现在《诗经》上算是幸运了。阮陵的大体方位民间以各种方式传承下来了,但作为古迹的阮陵是具体地点,近代的人都模糊不清。
    阮姓人,以国为姓,起源于泾川,先迁陈留,后迁南方、台湾、越南等地。阮姓成为国内外大姓,在当今盛世,人们寻根拜祖蔚然成风,明确阮陵地点显得十分重要。为此县政协副主席张怀群委托我对此作以调查。我翻阅了不少有关泾川文史资料,都没有准确的记载,于是我走访民间。文史专家史生金说:“村西盘顶子是个很老的地方,是古代人祭天、祭神的地方。”泾川文化界也认为盘顶子是商周时期的祭天台。我对祭天、祭神之说进行了探讨,古人对王十分尊崇,视之为天,死后又称升天,成了在天神灵。有本古戏叫《闯宫抱斗》,是写殷商末年的事。殷纣王最终自焚,有句唱词是:“火化了摘星楼民把天叫。”这里的天,也指王,“祭天”是祭王灵的又一尊称。古代人们因为疾病、灾害等原因祭天,求神灵保佑,这是古代的风俗。阮陵作为阮国王陵,必然也具备了保佑子孙的神权。“祭天”“祭神”是人们把死去的人神化后的一种祀祭形式。盘顶子是阮陵的另一佐证,是上世纪七十年代水泉寺村民修庄子,在盘顶子东南麓发现一古代墓道,直通盘顶子底部,人们又尽快掩埋,没有再敢挖,所以村中说盘顶子是古墓,这就解开了是陵还是台的谜。另外我在清乾隆年编写的《泾州志》又惊喜地发现,泾州籍人明济南同知温应璧撰《重修水泉上寺记》碑文中载:“古城之西,近阮陵,生苯
       。”这句话清楚指明阮陵具体地点。盘顶子就在古城西,距城不足二百米,山上长有一种小灌木,就是文中说的苯   。这个资料与我的分析不谋而合。
    盘顶子山有后人修的梯田,我小时候常跟父亲上山种地,山坡向东南,呈三角形,山之巅就是盘顶子,呈圆形。上有约三亩地的平地,四周为二丈多人工土崖,四周坡面散布有许多灰坑,到处可找到黑色陶片,东南坡有面积较大约一米厚度的灰层,应是人们“祭天”的遗存。山上古墓很多,有汉墓。除汉墓外还有许多早期墓葬,用白层岩石封口,内有粗糙的黑陶。这种墓是商周墓群,按礼来说山巅则是地位最高的人,阮国王陵了。古代人选择墓地大都在向阳之地,很讲究风水,盘顶子山坡面向东南,望文宿之星,聚东南之紫气,福荫后代子孙。站在山巅,共池县城全收眼底,向东南远眺夸父峰,嵩山、回山巍巍笔立。阮陵从地形上来说是风水宝地。
    共池遗址在现城关中学校院内。传说西周时,周共王曾游此地。时有三美女奔王康公纳之。母责公“女应献大王,汝纳为不敬,祸近矣”。几年后密须被周灭。共池位置在大殿(今存)北10米处,上世纪70年代前生活在这里的人都清楚。共池成正长方形,面积约1.5亩。池四周崖为白层岩所砌,池深约3米,池中央有二层古式凉亭,亭南北有拱形石桥与岸相连,当地群众叫“水过凉亭”。凉亭与大殿、小门及北山观音殿成南北一字形排列。山门前有一千年古柏,山门、大殿、古柏今尚存。池中植有莲花,所以当地人又叫“莲花池”。池水中养有金鱼,还有一只千年乌龟。我小时候听外祖父史金生老人说:“龟很大,不知多少年了,人叫龟先生,能看病,平凉府曾有人请去医病。”我想有千年乌龟应是真,能看病则是神化了。大殿东西两侧还有四五棵“左公柳”,高七八丈,树冠大,几乎遮住了半个校院。夏天校院很凉,树上百鸟和鸣,树下学子书声琅琅,我在这里读完了初中。我和同班的表弟史林福常在“凉亭”早读,有时坐在大殿后的石碑上。这里堆放着四五块石碑,其中一块就是现在被列为省级文物的“镇海寺蒙文碑”。共池北边原来全是庙,后改为校舍。北墙下原放几块石碑,以后不见了。在课余之时,我们常和老师一起站在共池赏花观鱼,凉亭和柳树倒影池中,荷花在微风中轻轻摆动,金鱼穿梭似向有人岸边游来,池中迷人的美景呈现眼前,真让人心旷神怡,课堂里的紧张一下消散了。几十年过去了,每想起这秀丽的“共池”,儿时的记忆就一幅幅浮现脑海。2002年我退休回家(水泉寺村),没有多少事,就常去校院转转,令我遗憾的是这里已面目全非,曾经令我陶醉的“共池”不见了,只好静心地在原地站一站,环顾一下四周。“共池”是1975年学校整修时所填,当时也正是“文革”时期。“文革”时期是中华文明遭受劫难最惨重的年代,有三千年历史的阮国共池未能逃过此劫,消失了,这是泾川人民极大的损失。欣慰的是“共池”遗址尚存,现在是校方用来做操的场地。共池没有了,但人们不愿忘记它。在水泉寺村分治时,有了“共池村”名。“共池村”这个村名起得好,它提醒人们不要忘记,这里有中国古代史上载于《诗经》的“共池”。我每在这校院走动,心里常有一种酸楚。还有谁能想起这曾历经数千年和世世代代的泾川人一起饱受风雨、历尽沧桑的“共池”,有谁想着去恢复它,使这个充满人文气息的古迹延续下去呢?


    2011年1月10日


    发表于 2013-10-30 10:55:33 | 显示全部楼层
    辛苦了!兄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1-1 12:19:01 | 显示全部楼层
    {:soso_e163:}{:soso_e163:}{:soso_e16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