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搜索
征集版主会员注册须知本站二维码
查看: 700|回复: 1

阮复祖与凤冈书院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12-19 00:52: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凤冈书院位于井冈山市黄坳乡石围子村,是李姓家族所建,初为凤冈书舍。如今,我们看不到凤冈书院的基本形态,无法直接感受其建筑品质、文化氛围,只有翻阅旧典籍,与历史对话,借助文化想象才能描绘出来。

黄坳乡有许多客家人,大多明末清初迁入。石围子李姓始祖李尚清,因避战乱,明末携妻挈子从广东迁入。入赣后居无定所,曾在九个地方居住过,二十年后,来到石围子,见这里凤冈耸翠、四山环绕、河流激荡,幽谷潆映、十分喜欢,便定居下来。乾隆末年,李尚清的后人李茂樽、李瑞熙、李长盛等与族人商议,决定创建凤冈书舍。安福籍进士拣选儒学教谕阮复祖入仕前,以设馆授徒为业,他应邀前来凤冈书院教书,他在《凤冈书舍山水记》中这样写道:“龙邑多山水(龙邑即龙泉县,今遂川县),峙者窿穹、流者激荡、其幽岩寒谷之所潆映、云霞之所吞吐、皆可以澡濯心胸、震荡耳目、盖地势然也。而凤冈书舍,尤据其胜冈之下。其著姓则为石围李氏,人文聿新、后先济美、游庠序者不下数十人。”

凤冈书院坐落于群山的环抱,建筑宏伟,气势轩然,围墙高耸,有良好的防卸性,将喧嚣的尘世蔽屏在围墙外。围墙内是一个规整的长方形。书院前坪场呈半圆形,有围墙、东南面有外门坊,靠南边围墙有月牙形泮池。第一排建筑有五个门,中间是门楼,为两层,楼上是魁星阁,楼下的门楣上有“凤冈书舍”的匾额。二进为主体建筑,共两层,楼上是文昌楼,楼下是讲堂。第三进和东西两边都建有房舍,共计一百二十间,是当时龙泉县北乡最大的书院。

凤冈书院内部装饰十分精美,砖雕木雕,图形鲜活,绘画色彩,斑斓夺目,诗词画联,相映成趣。左右两旁的厢房,分别为蒙馆和经馆。有诗这样吟咏凤冈书院的妙处:“凤冈书舍踞凤冈,四山环绕冈中央。不知凤凰何年适,降此恰好取以名书堂。中设讲堂极宏敞,左右旁各开两厢。前耸高楼可晀望,后列黉舍如蜂房。”

遂川的乡村有相当多的客家人,他们大多数是从中原迁往闽广,再于明清两代从闽广迁入遂川。他们开垦山地,安居乐业,《龙泉竹技词》写道:“赁土开荒客籍繁,年年棚下长儿孙。辛勤满叶仓箱咏,闽广湖湘共一村。”(清·杜一鸿)这是客家人生存状态的历史描述和生动写照。客家人保留了中原文化的传统,尊师重教、耕读传家,民间流传着这样的颜语:“唔(不)读书,白(瞎)目珠(眼晴);供子过学堂,供女过家娘(婆家);养崽不读书,不如养肥猪。”因此,在客家村落多有私墪,设蒙馆和经馆。

凤冈书院的首任山长阮复祖为进士,曾任会昌县等地训导、教谕,他在凤冈书院执教九年,诲人不倦,勤勤勉勉,书院办得风生水起,名闻四方,许多外地学生担簦负笈,来此求学,一时间,才俊骈集,好不风光。“到院诸生既骈集,玉笋罗列成班行。左右塾复开两馆,童冠秀质圭如璋。夜深灯火映四壁,书声到耳真琅琅。”(阮祖陶《题凤冈书院古风》)凤冈书院文风鼎盛,人才辈出,盛于当时。

李嵩泉是凤冈书院的佼佼者。李嵩泉,字倬云,号伯章,清同治癸酉年(1873)生于黄坳石国子村,他在凤冈书院启蒙就学、勤奋努力,资质聪颖,四书五经烂熟于胸。同时,他又痴迷古医书,对《内经》《伤寒论》等颇有心得,写下了《阅书随记》十余万字。李嵩泉二十岁时考中举人,先后任广东乐昌县知事,江西余江县长等职。李嵩泉博学多才,为人忠耿、清正廉明,对官场相互倾轧,贪腐行为深恶痛绝,他想改变这种世风,却又独木难支,于是提出辞职。他离开仕途,在遂川县城开中医诊所,悬壶济世。他医术高明,服务态度又好,可谓名声远播,誉满城乡。他说:“欲齐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在凤冈书院学到的儒家文化,融化在他的修身、养性、持家的日常行为中。

凤冈书院于1927年毁于兵燹。我们无缘看到凤冈书院的原貌,只能从典籍上寻寻觅觅,好在石围子李氏族谱还在,上面有山川形胜,有图有真相,先贤关于凤冈书院的诗文还在,诗是灵动的,透着文化意象和无穷的玄想。诗文就是历史,是一个时代最完美确切的解释,诗中所言,为物为事,都是由人的心灵精华所构成。

首任山长阮复祖的儿子(一说是侄子)阮灿辉,小时候随其父在凤冈书院读书,他博览群籍,为文精深显豁,被认为有奇志,有奇才,考取进士后,曾返回凤冈书院,并写下了《题凤冈书舍词》。他在诗中记录了书院初创时期的不易,他说:“想当开辟时,径路本榛莾。巉岩阅古今,胜事罕人赏。有美今始辟,环拱列画像。”书院建成后,环境幽雅,山高水清,天宇爽旷,“稍下得平夷,飞阁矗翠敞。皎皎秋月明,巍巍河宿朗……静漏书声彻,万壑逼清响。”

阮复祖在《凤冈书院山水记》中记录了当时的教学情景,“岁在辛亥(1791)予应李氏之请,来主是山,昼讲夕诵,暇则步院外而游,信乎?是冈之不凡也……诸生尚其争自淬厉,毋废毋怠”,“弦诵之声,不绝于千崖万壑之中,使人勃勃然有向学之心者。”学生的辛勤,老师的汗水,总能春华秋实,收获硕果。阮复祖在凤冈书院做了九年的山长,他看到了学生“登科第者接踵而兴。”老师的快乐就是学生学有所成,而学生的锦绣文章,功成名就,是对老师最大的回报。

礼部进士阮祖陶曾写过一章六十句的古风,对凤冈书院童生的学习状态,大为赞赏:“深夜灯火映四壁,书声到耳真琅琅……行看造诣日精进,名章秀句争低昂。文有光华诗协律,片言只字都成章。”

凤冈书院的门口曾经有一副楹联,联语是:“金石其心,芝兰其宝;仁义为友,道德为师。”据称是一位翰林院学士,慕名来书院游赏时题写的,这副对联是对凤冈书院的赞赏,也记录了石围子李氏办学的盛事,传为杏坛佳话。

1.jpg


发表于 2023-2-18 21:27:0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