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姓文化研究唯一官网
  •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手机版
  • 问答
  • 微信
    微信公众号 添加方式:
    1:搜索微信号(ruanchinacom
    2:扫描左侧二维码
  •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登录 注册
  • 切换风格
    快捷导航
    征集版主会员注册须知本站二维码
    查看: 5508|回复: 22

    我的寻根之旅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7-31 10:05: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阮祖望 于 2013-7-31 10:25 编辑

        我家祖籍山东蓬莱。自从我的高祖(祖父的祖父)昌龄公和寿龄公兄弟在蓬莱县城内府后街筑宅,就离开了族人繁衍聚居的位钟院。先父生于蓬莱,长于日本。九一八事变后因无法忍受日本国内对华侨的歧视和迫害而回国,先住烟台,后在上海工作,最后定居北京,想去祖籍寻根的愿望终未实现。
        大约在五十年代中,先父向族弟阮蔚勤索要族谱,蔚勤叔从南京寄来了一份手抄本。我记得是用泛黄的纸抄写的,字大且潦草,只包括一篇序言和十数页家族支派图。据父亲讲他以前见过的族谱内容要比此抄本多很多,可能蔚勤叔只是撮要抄写了一部分。出于好奇,我试着用一张四开大纸画一幅完整的家族树。但毕竟是个小学生,有些不认识的字(特别是写得潦草的字)是照猫画虎描上的。一张纸即使用很小的字也很难画得下完整的家族树,所以画得很零乱,最后不了了之了。
        1966年“文革”之初,红卫兵到处抄家。族谱属于“四旧”,在被查抄之列。父亲让我把直系一支默背下来之后,就把那份手抄本销毁了。几天之后,我家被抄,族谱若不自行销毁,也是在劫难逃。
        家父已于1983年病逝。我1996年自美国回国后,曾致电蓬莱县侨务办公室,询问在蓬莱位钟院是否可找到族谱。侨办的负责人很认真,回信告诉我位钟院是三个自然村位张、位吴、位骆的统称,现属南王庄镇所辖,在县城南约十公里;现在阮氏族人在位钟院有很多,县城内也有,而且是蔚字辈的(比我长一辈),但没有听说有族谱。
        2002年初家母病逝。在整理先母遗物时,发现先母精心保存的先父在文革后、去世前凭记忆写下的直系一支名录。随后不久,我家在北京住了五十五年的老宅拆迁。在整理杂物时,竟找到我当年画的家族树草图,和一张疑是先父1942年回烟台奔母丧时从祖先神位上抄写下来的名录(也是只有直系,但包括配偶姓氏)。由于混在废纸中,这两件珍贵资料才逃过文革抄家一劫。但也正因为混在废纸中,家父生前一直不知道它们尚存。
        根据上述三份资料我开始整理族谱。由于除我家直系一支的信息有三份材料可以对照,其他各支的唯一依据是我在幼年所画的一份家族树草图,其中错误与疏漏甚多,所以我对整理出来的草稿很没有自信。这便坚定了我一定要去蓬莱寻找族谱的信念。
        2005年元旦,我利用假期来到蓬莱。早上6点从北京飞往烟台,随即乘大巴前往蓬莱。下午匆匆逰了蓬莱阁和戚继光故里,第二天一早就奔位钟院去了。
         由于不知道要到哪个村子去找,就请出租车开到最远的位张村口。村口有一家理发店,还有几个在路口等公交的村民,一打听,原来正巧,位张村姓阮的最多。其中一位説他父亲在村里辈份最长,是启字辈的(和我同辈),我们便随他前去拜访。族兄阮良啟已年愈八十,精神甚好,见到我们十分高兴,拿出他手抄的族谱。据他讲,现在位张、位吴村的族人多是五世尔标公、六世大受公的传人,因是四世继武公的长支,所以辈份偏低,启字辈仅他一人,文、书两辈的人居多,永、庆两辈也有了。现在农村的这一支的族谱都由他来续补;他年幼时还去西山祖坟祭拜过,但祖坟现已无存。现在也没有族人共有的墓地,因为农村也都用火葬了。

    族兄阮良启夫妇与作者.JPG
    族兄阮良启夫妇与作者

        良启族兄告诉我,原版族谱尚存一部,在居蓬莱市内的阮蔚周族叔手中。听到此言,我立即返回蓬莱市区寻找蔚周族叔。只是不巧,未能见到蔚周族叔,也未能和他通上电话。
        经胞姐的不懈努力,终于和蔚周族叔连络上了。2005年国庆假期,我再赴蓬莱拜见蔚周族叔,并翻拍了那本由云鹏公(蔚周族叔之父)经历“文革”冒险珍藏的孤本道光版族谱。该版族谱记录到了我的高祖那一代,和家父记录的信息刚好衔接上,可以告慰父亲在天之灵了。

    《重修阮氏族谱》封面.JPG
    道光版蓬莱《重修阮氏族谱》封面

        过去听长辈讲我们这一支阮姓族人是明朝从越南移民到山东的,对此我一直心存疑问:越南到山东可不是一条近路,先祖何以千里迢迢地搬迁呢?族谱给了我肯定的答复。族谱称“古阮氏系交趾国人民,永乐年间国抚服之,其民归中国。复叛三五年,烽烟咎未息也。民复归本国时,阮氏始祖已授大明理库指挥,有功,袭五世千户,居山东登州。”我查了《登州府志》和《蓬莱县志》,都有蓬莱阮氏始祖阮宽公任理库指挥以及其子阮凤鸣公、孙阮朝聘公袭千户之职的记载。
        原来,我的先祖从越南移居山东是和明初的一段中越关系史有关。明太祖朱元璋建立明朝时,安南正值陈朝统治时期,朱元璋认为“得其地不足以供给,得其民不足以使令”,接受安南作为向明朝进贡称臣的独立国家这个事实。不久,安南内乱,胡氏父子大杀陈朝宗室,自立为王;陈朝旧臣跑到明成祖朱棣面前“哭殿”,朱棣派兵护送陈氏遗族陈天平回安南复王位,不料被胡氏设伏杀害;朱棣大怒,称“蕞尔小丑,乃敢欺朕,此而不诛,兵者何用?”派大将张辅征讨安南,大败胡氏。由于陈氏后裔已凋零殆尽,朱棣决定把安南划归本土,永乐六年(1408)设交趾行省,仿照内地建制设都指挥使、布政使、按察使三司。为了稳定人心,朱棣下诏招贤,张辅一次就举荐了安南地区的9000多人。我想我的先祖阮宽也就是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当了明朝的官吏的。后来,明朝在越南的统治不断受到地方势力的挑战,多次反叛、多次征讨,互有胜负。宣德二年(1427),明宣宗朱瞻基最终决定从交趾撤军,恢复安南的独立地位。黎氏统一安南,改国号“大越”,史称后黎朝。
        在交趾作为中国的一个行省的二十年中,人民因参加科举、加入仕途、投身军旅、谋求职业而流入内地就是十分自然的事了,张秀民在《明代交趾人移入内地考》(《东南亚纵横》1990年第1期)中对此有详尽的考证。身在军旅的阮宽移居山东蓬莱也不是一个偶然事件。据葛剑雄主编的《中国移民史》(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称,胶东半岛在明初几乎是个军人世界,军多于民,登州、莱州两府的居民中大多都是军籍移民,而且相当一部分来自云南的乌萨卫(明代在云、贵、川一带的驻军),这也就是胶东地区民俗带有某些彝族或苗族的风情、胶东又有“小云南”之称谓的缘故。在交趾归属中国的时期,驻防在和云南比邻的交趾的军队被换防到胶东也就不奇怪了。
        我的寻根之旅不虚此行,不仅是理清了我家这一支的来龙去脉,而且蓬莱阮氏一族的历史记录为明初这个动荡年代各民族迁徙融合的宏观历史提供了又一个佐证。

    携子、孙再访位张村

    携子、孙再访位张村

    携子、孙再访位张村

    评分

    参与人数 3贡献值 +55 收起 理由
    阮家麟 + 15
    rlt + 20 很给力!
    阮寿雄 + 20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3-7-31 10:57:12 | 显示全部楼层
    寻根路痛并快乐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7-31 11:29:55 | 显示全部楼层
    致敬
    {:soso_e18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7-31 11:54:48 | 显示全部楼层
    为您而感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7-31 16:12:59 | 显示全部楼层
    {:soso_e181:}祝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7-31 17:11:44 | 显示全部楼层
    向祖望兄弟致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7-31 21:19:39 | 显示全部楼层
    {:soso_e179:}{:soso_e16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8-2 00:45:51 | 显示全部楼层
    敬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8-2 00:45:54 | 显示全部楼层
    敬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8-2 00:56:34 | 显示全部楼层
    {:soso_e181:}{:soso_e17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