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甘肃网1月17日讯 据兰州晨报报道 (首席记者 邢剑扬)16日记者从有关方面获悉,随着泾川大云寺考古发掘工作的逐渐深入,考古现场又有新发现,考古人员在清理未出土的窖藏佛像中发现了通体贴金的佛像,随后又在佛像窖藏东北面发现砖地宫两处,地宫中极有可能藏有佛骨舍利。9 ]8 L" \9 y0 T/ Q
# q9 {' w# W6 M7 B5 f* S, M身高1.65米的佛造像面部贴金3 q2 v) z) g& k
) N+ F' m2 v& t/ ^
8 ^* h: g) k; A _8 Y; ?去年12月31日出土的佛像窖藏。! C3 i2 C" c( l6 }% F
- P5 e6 E) _+ Q" F. O, a
9 n6 e+ [# @9 N& L3 k s2 G
大云寺考古严格保密, n# W& t) R' }
# C$ I% } K1 S+ F* H
去年12月31日,泾川县城关镇修建道路时,在大云寺地宫东侧发现一处佛像窖藏,发现数十尊北朝、北魏、隋、唐佛像窖藏。此后的半个月中,文物考古部门一直在考古现场紧张工作中,有关大云寺的考古发掘也一直处于严格保密之中。
- y3 t3 w# g, y9 Q7 h: U/ ]& q* Q( J& g6 P% Y6 v7 r
据了解,此次发现窖藏佛像的地方位于泾川大云寺东墙附近,为了保护文物,当地警方和文物保护部门对大云寺周边进行了严密封锁。据当地一位知情人士讲,半个多月来大云寺周边被严密封锁,任何人都要先办理相关手续后才能进入考古现场,考古工作目前还在进行之中。记者曾多次联系当地文物保护部门与宣传部门,希望能对大云寺考古进行报道,均被对方婉拒。; H3 Y1 z6 a# [; r: s
" O, `; R& h Z) H: _ 北大教授博客透露“天机”
; Q/ x& J4 F$ L; S" Q, z
! J; I. j0 D& |& H) U" f8 r1 ^ 虽然泾川大云寺考古情况被严格保密,但是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国际佛学研究中心主任龚鹏程1月15日发布的一篇博客无意中透露了大云寺考古的部分情况。他在博文中称,1月12日他到泾川,恰好参与了这场考古盛会,目睹了已经出土的近60件石质坐佛、立佛、造像碑、造像塔、佛座等文物,以及100多件陶佛、砖雕、筒瓦、陶器皿、陶法器等物。根据龚鹏程教授的描述,泾川大云寺考古清理发掘期间,还发现未出土窖藏中有数十尊佛像,其中有通体贴金的小佛像。在佛像窖藏东北面,考古人员又发现砖地宫两处,其中一处地宫碑刻上有“大宋大中祥符六年”、“龙兴寺”、“余粒并佛”等字样。龚鹏程认为,从碑刻文字上判断,新发现的砖地宫里应当藏有佛舍利。同时,碑刻文字也证明在宋代大中祥符年代时,大云寺还存在,名称则改为龙兴寺。龚鹏程感叹,大宋大中祥符六年(公元1013年)至2013年整整1000年,真正是千年一现。他说,泾川大云寺曾经在1964年出土过佛祖舍利14粒和金银棺套函等重要文物,此次继1964年后又一次重大发现。此次考古发掘还是去年最重要的考古发掘。
7 `: a- w( t* C, y9 z6 f$ z- ~ @/ B: n( V, b% H/ n
现场人员证实博文情况属实
/ S& {' N, b" s8 V; W) C! Y1 E2 ?; g# r* M
为核实龚鹏程教授的博文,记者联系到泾川当地一名从事文物研究和保护的工作者,他说,最近他一直在大云寺考古现场,根据要求,他不便向记者透露具体情况。龚鹏程教授的那篇博客他也看了,结合他现场看到的情况,他只能说龚鹏程教授那篇关于泾川大云寺考古的博文属实。% E: ]) b0 G( v+ ^/ y5 k
% r# z6 S" z0 X" l( o* Z$ |8 w; s% q- U
据了解,泾川大云寺曾经在1964年出土过佛祖舍利14粒和金银棺套函等重要文物。5年后的1969年冬,在距离大云寺几百米的城关镇水泉寺村,又出土了北周比丘慧明舍利石函。石函有精美的浮雕“双狮供宝”及铭文,内有两具铜棺椁、舍利瓶、佛舍利。如果此次大云寺宋代砖地宫中藏有佛舍利,将是大云寺周边出土的第三套佛舍利。& B) [3 n4 D- U3 M1 q9 b' V
文章来源:中国甘肃网-兰州晨报 责任编辑:张慧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