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姓文化研究唯一官网
  •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手机版
  • 问答
  • 微信
    微信公众号 添加方式:
    1:搜索微信号(ruanchinacom
    2:扫描左侧二维码
  •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登录 注册
  • 切换风格
    快捷导航
    征集版主会员注册须知本站二维码
    查看: 7204|回复: 9

    《万姓统谱》没有论述阮姓起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9-17 20:30: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阜阳阮俞古 于 2013-9-17 20:36 编辑
    ! i. q; A" h3 X) \
    5 e! a+ E# }6 t. g8 [" a9 [4 a        一、《万姓统谱》简介
    6 u! b7 z7 K: x8 S     《万姓统谱》,亦称《古今万姓统谱》,明代万历年间凌迪知撰,140卷,另附《历代帝王姓系统谱》6卷和《氏族博考》14卷。该书将古今姓氏分韵编排,以姓氏为目次,先常姓,后稀姓,每姓下先注郡望和五音(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入声),并考姓氏所出,而后依时代先后,分列各姓著名人物,从古代至万历年止,记述人物生平事迹,实则合谱牒传记共成一书。因其收罗广博,既可为姓氏学专著,又可作为查阅历史人名的工具书,所以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实用价值。
    1 ^$ D: A) i8 W+ C3 K; a    《万姓统谱》曾为《钦定四库全书·子部》所收,清李慈铭《越缦堂日记》称其“胪载详尽,考姓氏者莫便于是书”。上海古籍出版社于1994年以此为底本,作为“四部类书丛刊”之一,重新印行于世。0 ^( a8 q( r) J  N) B* g7 l+ ?. i3 v
          二、《万姓统谱》作者介绍
    $ k( N: H7 n7 H4 u* }" M* [      凌迪知(1529-1600),字稚哲,浙江湖州织里镇晟舍人,明朝著名文学家凌濛初之父,以文学和雕版印书著名。其从弟凌稚隆亦是著名史学家、雕版印刷家。
    , b9 |+ e8 f) P, _      明嘉靖三十五年丙辰科(1556)进士,历官工部郎中。当时,朝廷举办斋醮之事,兴建十坛,共计需要琉璃瓦150万张,待办齐要一年以后。凌迪知访得璫所储三殿副料若干,尽数报上,如期将事办成了。巨璫心里恨他,从中施以诡计,使凌迪知谪贬定州,任同知。署开,州衙苦于无钱支应一切用度,凌嵫知于是请立一条鞭法。后来,御史庞尚鹏将此法用于浙,中丞海瑞将此法用于吴,都以为方便。于是升大名府通判,又升常州府同知。后罢官归里,闭户著书34年,人校核群书,开雕印行于世,72岁逝世。9 M( I8 x1 l1 n# M  o
         凌迪知著述甚丰,有《万姓统谱》150卷、《历代帝王姓系统谱》6卷、《姓氏博考》14卷、《史汉评林》130卷、《增定荆川史纂》14卷、《大学衍义补英华》18卷、(共有《左国腴词》8卷、太史华句》8卷、《楚骚绮语》6卷、《两汉隽言》16卷、《文选锦字》21卷5种)、《名世类苑》46卷、《名公瀚藻》50卷、《学海清澜》1000卷。刊印行世的有《国朝名公瀚藻》52卷、《古今文姓统谱》146卷附《氏族博考》14卷、《皇名经世类苑》46卷(万历二十三年刊)和《文林绮绣》59卷(万历五年刊)。
    , ~) y. H* ?% A# u      三、《万姓统谱》在姓氏起源方面与阮有关的论述
    0 r. W& N' }% m    《万姓统谱》中共有“阮”字25个,与姓氏起源有关的“阮”字一条,在“共”字辞条下,记载如下:共  工氏,有子名勾龙,佐颛顼平水土为社,《左传》:商侯国,文王侵阮徂共,子孙以国为氏。(附图)
    共.jpg
    显然,此处所指“子孙以国为氏”,应是共姓,并非指阮姓。
      {5 q! q1 I5 h& i- Y/ |* Z      
     楼主| 发表于 2013-9-17 20:52:5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阜阳阮俞古 于 2013-9-17 20:57 编辑
    2 F  D* w- g4 R2 q# h
    : p. i9 ]  S/ t  H《万姓统谱》记载的25个“阮”字所在位置5 P3 E; Y: J& `) J! D) y

    4 U7 g( s  v1 U; [ 万姓统谱.jpg 万姓统谱1.jpg 万姓统谱2.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9-17 21:33:4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9-18 08:02:4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9-19 23:47:34 | 显示全部楼层
    俞古老弟,辛苦了。你博览群书,为追塑族姓之源劳苦功高,吾族之人不会忘记你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9-19 23:48:01 | 显示全部楼层
    $ O7 n( s( X: d3 R- ^& k
    多谢志坤大哥的鼓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9-19 23:59:35 | 显示全部楼层
    彩霞满天 发表于 2013-9-19 23:47
    " F0 {$ v% Z# y5 d, L& O( {3 O俞古老弟,辛苦了。你博览群书,为追塑族姓之源劳苦功高,吾族之人不会忘记你的。

    / f0 S0 z3 I" V& J- G. D. l追根溯源,尊祖敬宗,还原历史,凝聚宗亲感情,弘扬阮姓文化,阮人共同的责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1-26 06:04:54 | 显示全部楼层
    好详细呀。{:soso_e179:}{:soso_e17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1-26 06:26: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阜阳阮俞古 发表于 2013-9-19 23:59- @; u' a* B6 r- w" {: V
    追根溯源,尊祖敬宗,还原历史,凝聚宗亲感情,弘扬阮姓文化,阮人共同的责任

    2 N- l2 U9 F$ H" q2 Z/ p# S# }1 X1 @能力越大责任越大。尤其是像阜阳阮俞古这位知古通今的神人来说身上的担子更是不轻。我们都要像阜阳阮俞古学习,为探索阮姓未知文明,还原阮姓历史,凝聚宗亲感情,弘扬阮姓文化做出大家应有的贡献。作为阮姓大家庭的一份子,真希望大家能赶快行动起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2-9 07:24:40 | 显示全部楼层
    影印版的《万姓统谱》卷八十一阮姓条目下有“殷有阮国在汾渭之间子孙以国为氏”一语。見我在“阮氏文史整理”版块的新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