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搜索
征集版主会员注册须知本站二维码
查看: 1775|回复: 5

寻新会长涧宗亲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8-19 00:28: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叫阮颖彦,祖籍是新会长涧的,听父亲说太公在清朝末年从新会到了梧州做生意,从此就在梧州定居。我看了家里传下的清朝买屋的地契,知道太公叫阮余庆堂,但是字和辈分就不清楚了。我爷爷阮鉴清是国民党军官,解放时被处决了,那时我爸刚出生不久,所以很多家族的事情就不清楚了。去年我小姑去新会寻根,也没有结果。不知道网上有没有祖籍的宗亲可以帮我们这一支找到自己的根源啊?很想知道自己的辈分,起码可以跟祖宗、跟儿子有个交待。我现在在东莞,电话13802371977,QQ351647431。感谢宗亲网这个平台!
发表于 2013-8-19 23:38:29 | 显示全部楼层
{:soso_e17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8-21 15:58:02 | 显示全部楼层
依稀记得以前爷爷的朋友说,我爷爷好像还有一个名字,叫阮剑波,一共七兄妹,我爷爷排行老大,其它叔公也早就不在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2-3 15:58:48 | 显示全部楼层
{:soso_e16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2-18 09:5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广东新会阮氏族谱不分卷,(清)阮有才编,清光绪五年(公元1879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现收藏在广东省中山图书馆
广东新会阮氏族谱有关资料:
  (转引自http://www.tsinfo.com.cn/dyqx/tsls/xsyl/yuan.htm,阮逸之提供)
  阮氏源远流长,有的典籍说:“历祀虞、夏、商、周、迄于春秋战国”,但略而不详。查郑樵《通志》及林宝《元和姓纂》二书均谓阮氏及商代诸侯,建于岐渭之间,遂以国名为氏。《姓谱》亦谓殷有阮国,其裔以国为氏。
  过去诸侯建国,其裔多以国为氏。《通志》载:“今之氏族,以国名为氏者,凡二百三十三姓,阮氏是其中之一。据笔者所知,阮氏之得姓,始于甘肃之阮国。据罗泌所撰的《路史》,谓皋陶之后有阮氏,而《潜夫论》则谓阮为偃姓国。《通志氏族略》列阮国于夏商以前之国目内。
  阮国之名最早见之诗经大雅《皇矣》章,诗曰:“密人不恭,侵阮徂共。王赫斯怒,爱整其旅。以笃于周祜,以对于天下,依其在京,侵自阮疆。徙彼高岗,无矢我陵,我陵我阿,无饮我泉,我泉我池,度其鲜原。居岐之阳,在渭之将。万邦之方,下民之王。”疏说:“阮共国名,文王之属也,传说国有密须氏,侵略阮国,遂往侵共国。”辞海说:“阮系殷时国名,为周文王所灭”,当系根据此诗而言。究竟谁是始封者,国祚如何,以年代久远,文献散佚,较稽无从,盖距今已三千余年了。
  至于阮氏的蕃衍播迁状况,以源远流长,亦难追溯。阮国在甘肃,后迁移各省,西自甘肃、陕西、四川、云南;东至江苏、浙江、福建、台湾;北起辽宁、河北;南至湖南、江西、广东、广西、越南;中部则河南、安徽、山东均有阮氏。
  至于阮族的族谱列阮氏为陈留郡,因此,阮族由甘肃迁到河南蕃衍,以所在地为郡望。秦时尚无陈留郡,读史《方舆纪要》载:“留地春秋时郑邑,为陈所灭,故曰陈留。”秦时祗置陈留县,汉武帝元狩初始置陈留郡,距今约二千年,属袞州,领十七县,由河南省开封东至归德西,皆是其境,今仍有陈留县。
  我国历史有一时代称为民族大迁移时期,西晋末年,五胡乱华,中原大乱,元帝乃渡长江,建都南京,称为东晋(公元三一七年至四二O年)。此时黄河南岸及以北全部地区,均为胡人窃据,历时一百余年,于是中原之世家大族,纷纷逃难南迁。其时阮氏名贤除阮籍、阮咸、阮熙等已谢世外,其余如阮孚出任东晋吏部尚书、南安县侯、广州刺史;阮修出任东晋太子洗马;阮放出任太子舍人、扬威将军;阮晞之任南顿太守;阮裕任临安太守;阮宁任鄱阳太守;阮晋任骠骑将军。东晋亡后,宋、齐、梁、陈继起,是为南朝(公元四二O年至五八九年),历时一百六十九年。其时北方又为北魏等异族占据,仍分成南北两个世界。在此异族占据北方及中原一带,前后二百七十年间,长江以北之汉族世家,多数渡江南迁,包括阮氏在内。南朝时阮氏名贤如阮万龄、阮长之、阮静、阮研、阮孝绪、阮卓等均官居高位,显名于世,赤均是由陈留南迁者。由此可以知东南各省之阮氏,谓出自陈留,当以此故。
  查广东之阮氏何时由何处迁来,始迁祖是谁,尚无明确记载,查粤中各县有许多氏族之族谱,均说其先人于宋度宗咸淳初年因朝廷失妃,惧祸株连,乃联同邻居,携男带女,由南雄珠玑巷迁来,阮氏亦说同时由该地迁来广东冈州(即今江门新会市)。惟查当日南雄知府钟文远所发给该批南迁人等的批引及冈州县尹李丛芳准予落籍的批词,以罗贵为首,凡三十五姓,九十七户中,阮姓者为阮可益,但粤中各县之阮氏,都不以阮可益为始迁祖,也不知其人是谁,大都奉石麟公为太始祖,据族谱所载均谓石麟公于宋度宗咸淳九年由南雄珠玑巷迁来冈州。笔者深入了解,当时随同南迁确是阮可益公。他到冈州被分配来矬峒都现名汀萍村居住,现在该村还住有阮族数十八,均是他的后人。但同一时期家住南雄州始兴县牛田坊珠玑巷的宋银青光禄大夫阮石麟公,讳逵字善富,因忤权贵,左迁南恩州教授,遂家于新宁平康里黄桥头(在今斗山镇上阁地区)。他先后娶了两个夫人——屈氏和柏氏。屈氏是番禺莘汀村人,柏氏出生地并无记载。
  据新会冲茶贤村的族谱记载,说屈氏生三子:平康、平安、平泰,柏氏生二子越江、广源。而台山上阁之族谱只说生平康、平安、平泰,而无越江、广源,又不注何人所出,因此越江、广源二公是柏氏所出无疑。
  始祖石麟公生于南宋理宗淳祐二年(公元一二四一年),终于元城宗大德九年(公元一三O五年),享寿六十四岁。屈氏是番禺莘汀村人,生于理宗嘉熙三年(公元一二三九年),终于元成宗元贞二年(公元一二九六年),寿五十七岁,葬于台山上阁坑尾村后山,喝飞鹰打兔形;柏氏葬于番禺莘汀村(新造)深水庙右边,与公合葬。
  新会的族谱载:平安翁居新会潭江、平康翁居台山上阁,自上阁分支新会长涧、冲茶、贤村;越江翁居顺德谭义、文海、古朗;平泰翁居台山塘头,广源翁居中山象角。
  台山上阁族谱载:平康翁居长,后人分别居住山背、南海、大范、新会贤村、冲茶、新安、大冲等处;平安翁后人至隆山祖而居潭江,分派则有阳江、阮屋朗、云南临安、马龙等处;平泰翁迁居矬峒塘头,分派则有惠州、博罗、三水、新兴、东莞、阳春、阳江等处……
  台山塘头族谱载:平康翁居上阁亨美;平安翁迁新会潭江,平泰翁居台山塘头,中山象角所载虽大致相同,但却说平泰翁后人居住台山海宴,另一房居住省城,中山左步头和顺谭义房的族谱与新会、台山的族谱大致上同。由此可知前人修谱,彼此不相谋,现在去古已远,无从考证,只好各是其是了。
  综上所述,善富公的后人分支如下:
  平安翁后人居新会潭江,分支云南临安、马龙、榆城(六世时迁去),安南(八世时迁去);浙江诸暨(十世时迁去);肇庆、阳江、阳春、恩平(十世时迁去);高州、信宜、电白、梅箓、(十二世时迁去);雷州、琼州、遂溪、东莞(九世时迁去);从化、增城、宝安、河源、揭阳、新会长涧、冲茶、贤村、分支新安大涌、南海大范、新会崖门;平康翁居台山上阁亨美村,分支顺德文海、黄连、谭义古蓢、云浮(十三世时迁去)、番禺上滘;平泰后人居台山塘头,分支台山塘底(九世时迁去)、惠州(五世时迁去)、顺德,东莞高塘基、雷州、三水、阳江、阳春、新兴;广源翁居中山象角、左步头、茅湾外涌(四世时迁去)。
  阮氏后人居住台山市除少数住在三合镇横塘塘盛村、广海镇奇石村、海宴祐村坦外,主要留市人口分布情况(截至一九九七年八月止)如下:
  斗山镇上阁:那洲625人、美南村1000人、南昌村185人、龙平村25人、亨美村180人、石头村138人、泗美村53人,合共2206人;端芬镇塘头管区829人、塘底管区1044人、香步管区的塘南村214人、河南村164人、那泰管区的北册村112人,以及西廓管区的那群洋村275人,合共2638人。
  以上数字还未包括住在台城和其他镇的人口,估计留市人口超过五千人;此外,斗山、端芬是侨乡,阮族也不例外,旅外(包括美洲、欧洲、非洲、大洋洲及港、澳、台等地)侨胞总数超过留市人数。
  其中从新会八世迁住越南(即安南)最为突出,越南王抛绣球招婿,适套中姓阮的头上,招为婿,越南王无子晚年逊位给驸马,成为越南王。当时不少仕宦都赐姓阮,因此,成为越南最大姓氏。阮氏统治越南四百余年,直至一九五O年越南王保大时才被吴庭艳推翻,结束阮姓王朝。但出自阮姓的上层人士仍然不少,最突出是阮爱国,领导革命被法国殖民者逮捕,囚禁多年才释放,为障人耳目,更名为胡志明,为越南革命导师,世人敬仰,其余则不详。
  至于阮氏历代名贤有阮瑀、阮籍、阮咸、阮瞻、阮孚、阮元……,传略传世,其中阮元任两广总督时所著的《通志》,脍炙人口,名留千古。
  至于台山阮氏并未有较大名气的人,仅阮君慈曾任台山县长,但清代科举考试上榜的不乏其人,其中二十一世毓仁翁,讳秀森,号东生,由附生钦赐副榜举人,赐进士出身,翰林院检讨,最为突出。
  此外,二十二世祖根翁的元配陈彩莲夫人生五子(子富、振富、国富、德富、添富),三女(秀珠、月珠、秋珠)。祖根翁旅居美国,逝世后,夫人凭手足之力教养遗孤,五子分别获化学、医学、物理等学位,三女亦在大学毕业,均卓有成就。美国人民以夫人贤淑,母仪足式,于一九五二年公选她为美国模范母亲。总统杜鲁门欢宴之白宫参众两院议员公宴之议会,旅美华侨与阮氏宗亲更热烈举行舞龙舞狮祝贺大会,台湾当局曾电邀夫人回台一行,俾人得瞻风采,香港电台及工商、华侨、星岛各大报章均著文赞美,誉她为国增光。可说她是我族最杰出之贤母,查她所得的奖状中,有一名饶有意义价值的名句:“陈彩莲夫人之贤淑母德已组入我美国之国旗内。”堪说是永远令人景仰。夫人生于一八九二年。
  至于留县的知识分子,不少人擅于诗词,解放前在台山大同日报经常发表阮君慈、阮沛之、阮鲁人等的诗,特别阮沛之在原籍端芬大同市开设诗词学习班,培养了不少新人。一九八三年笔者倡议成立宁城诗社,至今十四年,与南海诗社、美国纽约四海诗社缔盟,团结了海外外同胞,为弘扬中国文化而鞠躬尽瘁影响深远。
  此外,原籍塘头旅加拿大的阮五湖,十年前联同旅美的阮雄伟、阮铭锐、阮洪文等组成东湖诗社,促进海外诗词爱好者与国内同仁通过唱酬,联系情谊,发挥了很大作用。
  现在谈谈教育,塘头一向办有两间小学——达英小学和东平小学。另外,塘底村也有一小学。八十年代旅美乡亲阮金铭翁带头捐资,倡建塘头中学,他本人亲自回来主持建校,越年落成,美仑美奂,学子藏修有所,厥功殊伟。
  最后阮氏除在原籍建有不少祠堂,多数用来办学。另外,在台城也建有两座,一座在东云路,奉祀九世祖曰严公;另一座在正市街大门楼,奉祀十世御赐国子监祭酒的石涧公,规模较小称书室,均建于清光绪年间,解放后,列入公产,接管后改建成高层住宅楼,原有祠宇已不复存在,惜“曰严阮公祠”的正面横匾是我邑著名国学大师前清进士黄荣熙夫子所题,现在湮没,不胜扼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2-18 21:25:26 | 显示全部楼层
{:soso_e10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