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搜索
征集版主会员注册须知本站二维码
楼主: 阜阳阮俞古

征集与阮姓相关的典故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3-5-29 06:54: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阮籍哭途

         典源
    《晋书》卷四十九〈阮籍列传〉~36~
    籍嫂尝归宁,籍相见与别。或讥之,籍曰:“礼岂为我设邪!”邻家少妇有美色,当垆沽酒。籍尝诣饮,醉,便卧其侧。籍既不自嫌,其夫察之,亦不疑也。兵家女有才色,未嫁而死。籍不识其父兄,径往哭之,尽哀而还。其外坦荡而内淳至,皆此类也。时率意独驾,不由径路,车迹所穷,辄恸哭而反。尝登广武,观楚、汉战处,叹曰:“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登武牢山,望京邑而叹,于是赋《豪杰诗》。景元四年冬卒,时年五十四。
         典源译文
     阮籍的大嫂有一次回娘家探亲,阮籍和她见面送别。有人讥笑他。阮籍说:“礼法难道是为我设的吗?”邻居少妇长得漂亮。在店铺卖酒。阮籍常常到少妇那喝酒。醉了就躺在少妇身边。阮籍不觉得有什么要避嫌的。少妇的丈夫看见了也不怀疑什么。有户军人的女儿有才华也漂亮,没出嫁就去世了。阮籍不认识她父亲、兄长,却径直前去吊唁。哭够了才回家。他外表坦荡,品性真诚,所作所为都是这个样子。有时自己驾车,想去哪就去哪,不走正路,车没法走了,便痛苦返回。曾经登上广武,望楚汉争战的地方,叹息说:“当时没有英雄,让小子成名了。”登武牢山,望着京城叹息。于是作《豪杰诗》。景元四年冬天阮籍去世,时年五十四岁。
          释义
      阮籍“时率意独驾,不由径路,车迹所穷,辄怮哭而反。”后遂以“阮籍途”喻指令人悲哀的末路。亦省作“阮途”。
      同源典故:哀途穷 哀道穷 哭穷途 哭路歧 哭途穷 泣穷途 泣途穷 穷途 穷途哭 穷途恸 穷途泪 穷途老阮 觉阮途穷 路穷 途穷 途穷哭 途穷泣 阮公失路 阮生恸 阮生车 阮籍哭 阮籍途 阮途
         运用示例
          唐 杜甫 《早发射洪县南途中作》诗:“茫然 阮籍 途,更洒 杨朱 泪。”
          唐 贾至 《送王员外赴长沙》诗:“共叹 虞翻 狂,同悲 阮籍 途。”
          唐 罗邺 《闻友人入越幕因以诗赠》:“正哭 阮 途归未得,更闻 江 笔赴嘉招。”
          清 李渔 《闲情偶寄·颐养·行乐》:“奚事哭泣 阮 途,而为乘槎驭骏者所窃笑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5-29 07:00: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阮宣子不信鬼
 
    阮修字宣子,陈留尉氏人,为晋武帝时人。

  阮宣子言谈高妙,个性狂傲任达,尽管不事社交,却相当受世人欢迎,有高名於世。

  其最有名的事迹,莫不是载於世说新语文学篇〈阮宣子有令闻〉当中,他巧妙以三字回答太尉,因而得到官职。

  对於这件事,当世有名的美男子卫玠相当不以为然,认为他不过是说了三个字就能获得官职,真正厉害的人,只要说一个字就能飞黄腾达,又何必说三个字?

  阮宣子则答道,若是真正有名望的人,就连一个字都不必说就能使天下归心了。卫玠闻言佩服,才学匹配的两人遂结为至交,传为一椿佳话。

  尽管自此之后与卫玠结交为友,但是卫玠在政治上有诸多抱负,是个忙人,与崇尚隐逸的阮宣子相去甚远,於是两人虽然情投意合,却渐行渐远。

  阮宣子只觉得越来越寂寞了……以前一个朋友都没有的时候,过著三更有梦书当枕的日子,倒也任真自然,书就是他最好的朋友。

  原先还以为,在没有与任何人交际的时候,自己就能从书中获得最大的快乐,在第一次与一个真正有才学的人交游以后,阮宣子却备感烦躁起来,因为他终於发现到过去的自己原来是多麼地孤独。


  阮宣子这个人自小就异常胆大,也因此,在时人迷信道教、畏惧鬼神的风气中,他显得独树一格。

  有大人见不惯这个小孩的气焰怎麼这麼高,就在夜半的时候扮鬼吓他;阮宣子非但没被吓著,还把扮鬼的人揭穿了。

  大人不懂阮宣子怎麼会一下子就看透了?阮宣子用手去扯那人穿在身上的寿衣,道:「人会变成鬼,是因为人的身上有灵气,但是鬼的身上有穿衣服,难道衣服也有灵气,能化成鬼衣给鬼穿在身上吗?如此说来,穿衣服的鬼当然是不存在的。」找到古籍考证下来,古时候的鬼当真是不穿衣服的,就算有,也只会著内衬而已,何来一袭寿衣?这一番头头是道的话,听得装神弄鬼的大人哑口无言。

  时人谓:「莫道不信鬼,鬼自会现身说法。」阮宣子不应也不睬。


  阮宣子成人以后,虽然有在朝廷任官,但是不甚为政,个性淡泊的他,不求官位的上进,也不参加应酬。平素山居,喜爱研读《道德经》与《易经》,对经书内容想得入神时,不论身上的穿著如何,都会起身出外走走,多是在清幽的树林中徘徊,感受芳郁的森林气息,使自己的思绪更为清晰,不畏惧林中走兽,从白天到夜晚,再从夜晚到白日,不知时岁的流逝,叶作被衾地作枕,直到心中症结豁然开朗,这才面带春风的欣然而归。

  尽管他不欲为人知,但是他优雅的行径还是不胫而走,大家听了都说:「瞧那阮宣子,多麼好的修养,多麼美的品德,所谓的隐士,指的大概就是像阮宣子这样的人吧?」

  听闻阮宣子的各种美谈,有许多官人纷纷都来向他结交,他却弃绝这些假名士,对一般俗人十分痛恶。不论对方有多高的官职,只要是他觉得无法谈话的,就会弃之如敝屣,绝尘而去,眼光之高可以见得。

  近日来,他在家中研习易经已有许多时日,虽然小时候受过家学,但是晋时的家学仍是以修身持家为主的儒学,因此他的玄学造诣都是自学而来,尽管对全书已多有心得,却还是有数处症结无法厘清,左思右想,在家里来回走动,苦思而不解,心中很是晦气。他不相信自己会这麼被难倒,於是把茅屋里所有的书册都搬出来详尽考察,看前代的治学者们都是怎麼说的,他手提朱笔,挑灯夜战,仍在案前苦思无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5-29 07:06:44 | 显示全部楼层
三字官
       阮宣子特别有名,太尉王夷浦问他:老子,庄子,孺家三者的教义有什么差别?阮回答;难道有什么不一样?太尉喜欢他的回答。任命为太尉俯掾。人叫他为三语掾。卫玠嘲笑他:一字就被任用了。没必要三个字!元宣子说假如是天下人所望!难么不用说话也可被任用。有何处借一个字呢。后来两人成了好朋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5-29 19:55:4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5-30 06:30:0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阜阳阮俞古 于 2013-5-30 06:31 编辑

将无同

       【解释】大概没有什么不同。
       【出处】《世说新语·文学》:“ 阮宣子有令闻,太尉 王夷甫 见而问曰:‘ 老 庄 与圣教同异?’对曰:‘将无同?’”亦作“ 将毋同 ”。
        宋 程大昌 《续演繁露·将毋同》:“ 王戎问老庄 、 孔子异, 阮瞻曰:‘将毋同。’不直云同而云‘将毋同’者, 晋人语度自尔也。”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附录《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第二讲:“‘将毋同’三字,究竟怎样讲?有人说是‘殆不同’的意思;有人说是‘岂不同’的意思--总之,是一种两可、飘渺恍惚之谈罢了。”参见“ 三语掾”。
       根据李敖的考证,“将无同”的意思是“那就是一样的吧。”因为阮瞻觉得这个问题太没水平了,很看不上王戎,便随口一答而已。李敖大师是这方面的专家,请参考《李敖有话说》,其中一集专门讲到了“莫须有”、“将无同”等有争议的古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5-30 06:33:5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阜阳阮俞古 于 2013-5-30 06:35 编辑

杖悬酒钱
      典故挂杖钱 杖悬酒钱 杖百钱 杖钱 杖头一钱无 杖头沽酒物 杖头钱 杖头饮酒 百钱挂杖 百钱挂竹杖 百青铜 阮修钱

      相关人物    阮修



     《世说新语笺疏》下卷上〈任诞〉~737~
      阮宣子常步行,以百钱挂杖头,至酒店,便独酣畅。虽当世贵盛,不肯诣也。

     《晋书》卷四十九〈阮籍列传·(从子)阮脩〉~366~
性简任,不修人事。绝不喜见俗人,遇便舍去。意有所思,率尔褰裳,不避晨夕,至或无言,但欣然相对。常步行,以百钱挂杖头,至酒店,便独酣畅。虽当世富贵而不肯顾,家无儋石之储,宴如也。与兄弟同志,常自得于林阜之间。



      典故 简释
      杖头钱 指买酒钱,或人物放荡不羁。唐贺兰进明《行路难》之一:“但愿亲友常含笑,相逢莫吝杖头钱。”



      作者 诗题 诗句
      李贺 自昌谷到洛后门 杖头非饮酒,吾请造其人。
      王季友 酬李十六岐 朝饮杖悬沽酒钱,暮餐囊有松花饭。
      贺兰进明 行路难五首之一 但愿亲友长含笑,相逢莫吝杖头钱。
      骆宾王 冬日宴 二三物外友,一百杖头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5-31 01:04: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阮裕焚车
          原文:
      阮光禄①在剡②,曾有好车,借者无不皆③给。有人葬母,意④欲借而不敢言。阮后闻⑤之,叹曰:"吾有车而使人不敢借,何以车为⑥?"遂⑦焚之⑧。
      注释:1 阮(ruǎn)光禄:阮裕,字思旷,阮籍族弟,以德行著称,长期隐会稽剡县。他曾经做过金紫光禄大夫,所以称他为阮光禄。
          2 剡(shàn):剡县,今在浙江新昌。
          3 皆:都。
          4 意欲借而不敢言:意:心里想:欲:想要。而:但。
          5 闻:听说。
          6 何以车为:何……为,干什么。要车子有什么用?“何以……为”是文言文表示反问的习惯用法。
          7 遂:就,于是。
          8 之:它,这里指车。
          9 遂焚之:遂:于是,就。之:代词,带那辆车。
       译文
       阮裕在剡县做官,曾经有一辆非常好的车子。无论谁来借用他的车子,他都会借。有一次,有人因葬母亲而需要用车,想借车(但想到阮裕的车太好了),却不敢开口问阮裕借车。后来,阮裕听说了这件事,叹息道:“我虽然有车但世人不敢来借,要车又有什么用呢?”于是把那辆车烧毁了。
      我们能看出阮裕有着直率、助人为乐以及对自己要求很严格的性格。
      阮裕焚烧的不仅仅是马车,真正燃烧的是私心! 不能体现使用价值的东西,留着作甚!
      1.意欲借而不敢言 意:心里想 ;欲:想要
      2.阮后闻之 之:代词,代这件事
      3.遂焚之 之:代词,代那辆车
      4皆:都
      5.遂焚之 遂:于是
      6剡(shàn):地名,在浙江嵊县。
      7 者:……的人
      8闻:听说
      9遂:于是
      10何……为:干什么
      11何以车为:倒装,原为“以车何为”
      12剡:地名,在浙江。
      译文:
      阮裕住在剡地的时候,曾有一辆很漂亮的车子。这辆车子的结构结实、造型美观,就连拉车的马的皮毛也是刷得平滑整洁。尽管阮裕把这辆车子视若珍宝,但无论谁来借用他的车子,他都十分爽快地答应。
一次,阮裕一位邻居的母亲去世了,在为母亲送葬的时候,邻居很想跟阮裕借车子。但他转念一想,死人是很不吉利的事。最终,这位邻居放弃了向阮裕借车子的想法。
      后来,这件事传到了阮裕的耳朵里。阮裕叹息着说:“唉,我虽然有车子但是现在却让人不敢借用,还要这车子干什么!”说罢,阮裕放火把心爱的车子烧掉了。
      所有知道这件事的人无不感叹,阮裕的确是一个品德高尚的人。
      [含义]做人不能因吝惜自己的钱财而不肯去帮助他人。
     [出处]《世说新语》相传是南北朝的刘义庆所编撰的。
     人物简介阮光禄即阮裕,河南陈留人,与阮籍同宗。他生活在东晋时代,素以通情达理、爽快无私著称,官至侍中。这个官不大,但由于能够出没在皇帝身边,倒也重要。不过,东晋时代的政治比较特别,皇帝没嘛作用,权力都集中在辅政的大臣手里,所以这个侍中做的也就味道索然了,加上阮裕这个人没什么功名心,所以工作了一段时间后,觉得首都建康的生活没嘛劲,便以身体不好为由,辞职去了会稽,也就是今天的浙江绍兴。在那里,阮裕买了一套房子,花去了不少积蓄:因为当时的会稽,是东晋最大名人聚集地,类似于今天的北京,各路高人喜欢隐居在这里,导致房价上升。期间,朝廷任命他为金紫光禄大夫,被阮老拒绝啦。
       阮老爷子有个特别的爱好:收藏车子。有的是老古董啦,很是值钱。其中有一辆车是东汉时代传下来的,有百多年的历史了,由于木材好,所以很皮实,阮裕又懂车,为其做了精美的装饰,看上去特别漂亮。据说,包括貂蝉她后爹王司徒在内的不少名人都坐过此车。尽管阮裕视此车为自己的心爱之物,但若有人借,他还是会毫不犹豫地答应,爽快嘛!
有一天,阮裕邻居的老娘死了。邻居以前就找阮裕借过车,这次又萌生了借车的念头,但思前想后,觉得毕竟是办丧事,不吉利呀,阮裕平时往外借车虽很慷慨,但这一次……这样一想,邻居也就放弃了借车的念头。后来,事情传到阮裕的耳朵里,搞得老爷子很不舒服。为嘛?觉得有愧于邻居:“我有车,为的是能给大家带来方便,但在关键时刻别人却不敢借,你说要这车还有嘛用?”最后,越想越别扭,一把火把车给烧了。
       从阮裕的车灰中,我们自然可以提炼出一个人的爱心。阮裕的无私助人,自然会赢得我们的尊敬;但邻居做的也没错,家人死了,以其晦气,不向阮裕借车,自然比向阮裕借车更符合人之常情。反过来说,你阮裕与人家的交情似是没到那份上,人家老娘死了为嘛要向你借车呢?顺便说一句,现在的车与东晋时的不太一样了,所以阮裕焚车的故事也就空前而绝后了。
       出处《德行》是刘义庆《世说新语》的第一门,共47则,记述了汉末至东晋士族阶层人物认为值得学习、可以作为准则和规范的言语行动的美好道德品行。涉及面很广,内容非常丰富,从不同的方面、不同的角度反映出当时的道德观念。
       忠和孝,即效忠君主和尊顺、侍奉父母,自古就是立身行事的基本准则,本书必然加以重视。所以,宁死不投降,为旧主殉节得到颂扬。孝行是巩固家庭的基础,这里有好几则文字从多方面宣扬了孝行,甚至说它的感染力无穷,不但能感动冥顽不灵者,还能惊天地而位鬼神,于冥冥之中善有善报,让孝子得到“纯孝”之报。书中还点明孝顺和其他美德是相辅相成的,例如第38 则说范宣小时候懂得孝敬,长大后“洁行廉约”,操守可嘉。孝顺又和敬老尊贤密不可分。敬老也是古人赞赏的美德,第33则记下谢安小时借老的故事;至于尊贤,在好几则里都曾涉及。
       篇中还强调自身修养的重要性。不能自命不凡,要处处谦虚谨慎;应该心平气和,喜怒不形于色;不怕犯错误,知过必改才是有德;生活要俭朴,不能暴殄天物,连掉落的饭粒也要捡起来吃;为官要清廉,不能汲汲于名利。保持情操高洁,追求高尚的事业,以发扬名教为己任。在对入关系上,提倡慎于待人接物,与人为善,不轻易褒贬人物;要重人轻物,仗义疏财,以至重义轻生;还有知恩必报,有福同享,有难同当等等。这多是值得肯定的。其宁一些主张跟封建王朝的黑暗统治分不开。例如第15 则记阮籍“未尝臧否人物”。第16 则记嵇康是“未尝见其喜温之色”。这都透露出当时司马氏统治的阴森恐怖。
每个时代所特有的道德观念,决定人们的言行,支配着人们对人、对物,对事的取舍。例如人们认为隐士是清高的,并不把归隐看成逃避现实的表现,所以隐士也成了高洁的名士而受到尊敬。又如强调做人要旷达,气量恢宏,兼容并包,“如万顷之败”,虽深不可测,也同样受人尊敬。此外,一些不符合礼制的做法也在反对之列,反对这类做法,也正是维护道德的表现。例如第35 则反对不符礼制、没有节制的祭祀;第39 则认为离婚是一种过错;第23 则反对放荡不羁等。
隐士
      也有一些条目所涉内容跟德行没有多少联系。例如记载各用不同方法治家而殊途同归;赎出刑徒用为官吏等等。
道德品行是适应社会和统治阶级的要求而产生的,必将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有所改变。五四运动就已经提出反对旧道德提倡新道德的口号,今天更容易明白,不能以古人的褒贬为褒贬。当然,在反对某些陈腐道德的同时,也必须承认历史上某些正确的道德观念及优良的道德传统,还是值得继承和发扬的。
       《世说新语》是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志人小说」的代表作,由南朝宋刘义庆(403~444年)编撰。他是宋武帝刘裕的侄子,被封为临川王。他“为性简素,寡嗜欲,爱好文义。……招集文学之士,近远必至”(《宋书·刘道规传》附《刘义庆传》)。从这部书的内容来看,全书没有一个统一的思想,既有儒家思想,又有老庄思想和佛家思想,可能是出自多人之手,刘义庆招集的文学之士很可能参加了它的编撰。
      《世说新语》依内容可分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等三十六类,每类收有若干则故事,全书共一千二百多则,每则文字长短不一,有的数行,有的三言两语,由此可见笔记小说「随手而记」的诉求及特性。 其内容主要是记载东汉后期到晋宋间一些名士的言行与轶事。书中所载均属历史上实有的人物,但他们的言论或故事则有一部分出于传闻,不尽符合史实。此书中相当多的篇幅系杂采众书而成。如《规箴》﹑《贤媛》等篇所载个别西汉人物的故事,采自《史记》和《汉书》。其他部分也多采自前人的记载。一些晋宋间人物的故事,如《言语篇》记谢灵运和孔淳之的对话等则因这些人物与刘义庆同时而稍早,可能采自当时的传闻。 被鲁迅先生称为:“一部名士底[的]教科书”
     《世说新语》主要记叙了士人的生活和思想及统治阶级的情况,反映了魏晋时期文人的思想言行,上层社会的生活面貌,记载颇为丰富真实,这样的描写有助于读者了解当时士人所处的时代状况及政治社会环境,更让我们明确的看到了所谓「魏晋清谈」的风貌。主要记叙了东汉末年至南北朝时期士大夫的生活。 此外,《世说新语》善用作对比、比喻、夸张与描绘的文学技巧,不仅使它保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佳言名句,更为全书增添了无限光彩。 如今,《世说新语》除了有文学欣赏的价值外,人物事迹,文学典故、等也多为后世作者所取材引用,对后来笔记影响尤其之大。《世说新语》的文字一般都是很质朴的散文,有时用的都是口语,而意味隽永,在晋宋人文章中也颇具特色,因此历来为人们所喜读,其中有不少故事成了诗词中常用的典故。
编辑本段作者刘义庆(403--444)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字季伯,南朝宋政权文学家。《宋书》本传说他“性简素,寡嗜欲”。爱好文学,广招四方文学之士,聚于门下。刘宋宗室,袭封临川王赠任荆州刺史等官职,在政8年,政绩颇佳。后任江州刺史,到任一年,因同情贬官王义康而触怒文帝,责调回京,改任南京州刺史、都督和开府仪同三司。不久,以病告退,公元444年(元嘉21年)死于建康(今南京)。刘义庆自幼才华出众,爱好文学。除《世说新语》此著作外,还著有志怪小说《幽明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8-22 20:36:3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阜阳阮俞古 于 2013-8-22 20:38 编辑

没人跟帖也无妨,自娱自乐自欣赏。
有人跟帖好上好,同欢同喜同理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8-23 12:44:13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看来是北穷南富了。单就阮囊羞涩的典故来说,北方的阮姓更为贴近阮文化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