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搜索
征集版主会员注册须知本站二维码

欢迎指教阮氏论坛----关于阮氏教育文化经济发展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3-11-6 08:12:11 | 显示全部楼层
说明《易经》重要性的第二句话,是“文化之源”。我们中国的文化,主要包括儒释道医各家。佛教的一个很重要的思想,是劝人向善,要行善积德。那么“行善积德”的这个思想是从哪里来的呢?我们一起看看, 《易经》里写得明明白白,叫做“积善之家,必有余庆”。《易经》里也写了,“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我们做君子要“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这些话的意思,与佛教劝人向善是不是一模一样?所以,很显然,佛教劝人向善的思想出自《易经》。 
佛教还有一个重要的方面,是讲生死问题,轮回问题,如何离苦得乐。昨天晚上跟几个朋友一起交流,我把这个观点讲得比较系统,今天在这里也讲一下。《易经》里大量存在着这样的话。《易经》是研究什么的呢?“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将以顺性命之理。是以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幽赞于神明而生蓍,参天两地而倚数,观变于阴阳而立卦,发挥于刚柔而生爻,和顺于道德而理于义,穷理尽性以至于命。”这些都不难看出,《易经》研究的,同样是生死问题,跟佛教是相通的。 
道教也有很多观点,我们回头看看,跟《易经》差不多一模一样。“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是《道德经》里写的;《易经》里说“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这些话听起来好像一模一样,是不是?《道德经》讲累积,“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易经》里讲“君子以顺德,积小以高大。”《道德经》讲“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易经》里讲“天道亏盈而益谦,地道变盈而流谦”。这些意思都是一模一样的,只不过行文有所不同而已。可见道家的思想,也是完全出自《易经》。
这些古圣人是读什么经典的?如果我们这样问,就可以知道,老子其实也是读《易经》的。儒教就更不用说了,把《易经》尊为群经之首的主要就是儒教。我们认为,儒教的开山祖师是孔子,其实不是孔子,儒教早就存在,孔子只不过是集大成者,他把这些东西做了整理,让它发扬光大。那么我们学习孔子,请问,孔子学什么?这又是一个很好的问题。 
儒教里面讲五伦关系: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在《易经》里面,我们同样能看到这样的描述:“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礼义有所错”,看到没有,这里不仅讲五伦,而且讲五伦的来源。儒门重视的五伦关系,显然源自《易经》。 
《易经》里有一个《家人卦》,专门讲家庭的关系:“女正位乎内,男正位乎外”。现在很多女同志不知道这个道理,女性是主内的,男性是主外的。现在很多家庭颠倒了,女同志主外,男同志主内。如果能够处理好其中的关系,对男女的地位进行调换也无妨,可能也是社会发展的趋势,但是毕竟不符合中国的传统文化。“男女正,天地之大义也”,天地的大义就是“天尊地卑”,这种定位不是你想否定就能否定的。“家人有严君焉,父母之谓也”,父母就像一个国家的皇帝,要管理好家庭,必须靠父母。后面还说:“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夫,妇妇,而家道正,正家而天下定矣。”所以我在讲教育的时候,主张教育孩子要不离家庭。很多人把孩子送到别的地方去,交给别人,以为教育就会成功。成功不成功我们另当别论,就算成功了,那个成功的,还是你的孩子吗?自己想一想,十几年都不跟你在一起,没有一起生活,一起成长,你只不过给了他钱而已,你根本没有承担教育的责任。一个家庭里,没有孩子是不成家的。父母没有孩子,家不成家;孩子没有父母,孩子的心理等各方面也是不健康的,所以我们主张要有“家道”。“家道”在中国文化里面是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的。在《大学》里就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个就是儒家内圣外王的功夫,跟家道有非常大的关系。你身修得再好,齐不了家,怎么治国?怎么平天下?所以这个五伦关系显然就是出自《易经》。 


赖老师陪伴女儿赖思佳一起读经典。
我们通过这样的类比,说明它是“文化之源”。不仅这些,在医道、武术、太极、书法、琴棋等方面都是如此。我们这里有练太极拳的同志,太极的思维是不是来自《易经》?太极就是讲阴阳和谐的,它随时都注意这种和谐。还有我们下的象棋、围棋,原理也是出自《易经》。天圆地方,棋盘是方的,棋子是圆的,都有一定的关系。所以中国文化没有一个地方,没有一个领域不是来源于《易经》。 
说明《易经》重要性的第三句话,是“智慧之海”。在学习《易经》的时候,不断有人问:“老师,你每读一遍《易经》到底有什么感悟?”我说不一定,有时候这句话冒出来,搞明白了,有时候那句话冒出来,搞明白了。学经典,不是要求你把它全部搞懂。我相信到现在,没有一个人敢说自己全部搞明白了《易经》,连孔子都不敢说完全读懂了《易经》,所以他说:“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他认为自己还有不懂的地方,还要继续学习。《易经》是我们要终生学习的,绝对不能认为自己能够全部弄懂,我们只要能懂一点点,就很了不起了。我也一样,只懂了一点点。我们每次读都增加一点点,可能永远也不能把它全部读懂,但是这一点点,对我们每个人的一生的影响就很重要。 
《易经》里,我们如果能明白其中一句都不得了。就比如“自强不息”,《易经·乾卦》里的这句话。那些自杀的孩子如果能够明白“自强不息”,这一辈子是不是不会自杀了?什么叫“悟”?明白是不行的。别人告诉我们意思,我们好像明白了,但是如果不是自己悟出来的,遇到困难时,我们还是会不行,所以要用生命去体会。什么叫“开悟”?自己突然明白了一句话,然后在生活当中,只要碰到这样的事情,我们就会自然地按照这样的规律去做,这才是真正的“开悟”。我们读得越多,就会悟得越多。《易经》是“智慧之海”。《易经》的每一卦、每一爻、每一个字,可以说都是充满智慧的,只不过是我们有没有这个能力,能悟到多少的问题。 
说明《易经》重要性的第四句话,是“生命宝藏”。这个跟宗教有关系,跟我们的生命起源、来去有关系。这个必须等到我们每人读到一百遍以上才好说,到那时,也许大家自己已经悟到很多了,或者在看别人讲的内容时,可能就会比较容易看明白。
就像“道”字,如果我们想研究,就把这个字好好地写,好好地研究。如果你把“道”字的每一撇、每一竖搞明白,突然有顿悟,欢迎你来找我,看看你悟的跟我悟的是不是一样。对这个“道”字,我研究到最后是非常吃惊的,因为它跟佛教那些最高层的佛理相通,完全告诉了我们生命的秘密,生命的本源。 
人们对《易经》有相当多的评价,比如孔子说:“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他讲“五十以学易”,现在的许多专家都认为孔子是五十岁才学《易经》的。有一天凌晨四点多,我睡不着觉,就专门思考这个“五十”的问题。记得我的老师曾经说过,“五十”不是五十岁,那是什么呢? 
在中国的文化里,这个“五十”有着专门的含义。在五行里,“五”跟“十”代表什么?对,代表土。我突然想到,在《易经》里面,在《乾》《坤》两卦里,九五爻和六五爻,把“五”跟“十”写得非常清楚。《易经》坤卦的六五,文言部分,我们读一下:“君子黄中通理,正位居体,美在其中,而畅于四支,发于事业,美之至也。”这是一个非常高的状态。“黄中”,“黄”是土,“中”也是土。“五”也是土。“十”是两个“五”的意思。还有这个九五爻,在《乾卦》里面达到“九五”的状态,就达到了“大人”的状态。 
很多人学《大学》,不知道“大学”是什么意思。“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 在止于至善。”“大学”是大人之学。那“大人”是什么?如果不学《易经》,可能我们永远也不知道什么叫“大人”。《易经·乾卦》九五爻的“文言”里说:“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这样的人才能叫做“大人”,而能达到这样一个状态的人,就是圣人。 
九五,六五,两个“五”合而为“十”。我们学习《易经》,应该了解什么叫做“五十”。“五十以学易”,如果我们换一下语序,“以五十学易”,就能够明白,这个“以”字,是使用、达到的意思。孔子说五十岁,用的是这个格式:“五十而知天命”——这个才是五十岁,中间用了“而”字,起转折的作用。所以“五十以”跟“五十而”是完全不同的,古人用字相当考究,不可能在这里用混的。许多专家学者因为没有这样深入地去思考,去体悟,所以把“五十以学易”翻译成“五十岁学《易经》”。说孔子五十岁才学《易经》,道理上是讲不通的。
前面还有一个“加我数年”,这又是什么意思呢?就算是五十岁,加几年是什么意思呢?孔子说自己五十岁已经知天命,如果还没有学《易经》,这是完全说不通的。
到这里,我们真正去体悟圣人的话,明白孔子到了七十岁左右的晚年,因为非常喜欢《易经》,但是认为自己并没有达到“五十”的最高状态,所以想叫上天再多给自己几年时间,继续学习《易经》,达到“五十”这个标准,他就觉得可以无憾了。如果没有用心体会圣人的心,要把这句话解释清楚是非常困难的。要把《易经》读得相当熟,在《乾》《坤》两卦里,真正领会“九五”和“六五”的状态,才有可能体会到圣人的用心,这就是知类通达的状态。明白了这个,就知道孔子对《易经》的评价是相当高的。 
在历史上,还有很多人对《易经》有很高的评价。比如,“药王”孙思邈就说过,不知《易》,不足以言太医。一个医生没有学过《易经》,不懂《易经》的原理,是不配做真正的医生的。唐代的名相虞世南也说过,不知《易》,不可为将帅。所以之后的统帅,基本上都是精通《易经》的。这一句话可以扩展到很多地方,比如:不知《易》,无以言军事;不知《易》,无以言外交;不知《易》,无以言科技;不知《易》,无以言教育……那么,我们现在的状态如何呢?举国而知易者,鲜矣!不懂《易经》却当老师,去搞教育,不懂《易经》却当医生的很多,所以在这两大领域都存在非常多的问题。教育跟医疗是社会问题的重灾区,很多错误的观念让我们付出了许多生命的惨重代价,但是我们仍然不知道原因在哪里。 
中国历史上下几千年,因为学《易经》而成就的杰出人物真是太多了。生在我们中国很幸运,因为我们有很多经典,但是有没有一本经典,我们读了以后能够像读《易经》这样,得到一个肯定的答复——可以成为大才?比如说,我们读了《三字经》,将来能不能成大才?可能没人敢给肯定的答案。我们读了《弟子规》,将来能不能成大才?不知道。但是,我们只要真的读通了《易经》,可以肯定地告诉大家,绝对可以承担大任,可以做大才使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1-6 08:49:00 | 显示全部楼层
{:soso_e17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1-13 17:00:34 | 显示全部楼层
{:soso_e163:}{:soso_e163:}{:soso_e16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